English

“牡丹”不会枯萎

■北京老名牌寻踪④
1998-09-0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莫江兰 我有话说

始建于1973年,我国最早的四大彩电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的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,曾享誉海内外。作为北京人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,牡丹有过自己的辉煌,但眼下,它已被两个沉重的包袱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,以至于这支职工总人数有5455人的庞大队伍,只处于维持生计的境地。

这两大包袱与所有大型国有企业的包袱一样:一个是人员,一个是资金。

难处首先是人员

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企业职工都是国家分配而来,一个萝卜一个坑,有着严格且非常精细的岗位分工。转向市场经济后,减员增效成为企业减轻包袱,得以发展的必由之路,以前一人一个工种,只会一种技能的情况,将必须转化成一人多面手,以此缩小成本支出。于是多出来的人只有下岗!

但职工下岗并不意味着脱离企业,除了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费外,企业同时还承担着为下岗职工找出路的职责。眼下牡丹公司有各类情况下岗的职工1500多人,他们的养老、医疗都由企业承担。每年花费上百万元。

眼下,下岗职工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牵扯着企业,并成为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。

另一难点是资金来源

过去,企业不管经营的如何,每年必须上交大部分利润,自留部分极少,其发展全靠国家贷款。但是没有资金的积累,也没有产品的多样化,企业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靠一种主导产品维系着。在计划体制下,这些弊病很难显现,而当突然间计划没有了,要靠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命运时,资金缺乏、产品单一、人员庞杂的缺憾便突现出来。带着种种不利因素与轻装上阵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,如何能竞争得过?

但市场却不允许等待、思考。近几年彩电业疯狂的价格竞争,已使彩电的赢利微乎其微,今年更是只能勉强维持。一台21英寸的彩电,去年能卖到2200元左右,今年1300元即能买下。在小屏幕彩电中具有相当竞争力的“牡丹”,去年年产量60万台,销售65万台,销售额42亿,但利税仅有1000万元。

而目前“牡丹”的累计贷款有近10亿,每年的利息就达七八千万元。

但牡丹人不气馁,他们正在采取一切办法努力走出困境,力保“牡丹”。

克服困难,寻找突破点

他们首先将庞大的集团公司分灶经营,设立一个集团公司下设十个自负盈亏的子公司,如北京牡丹视像公司、新技术公司、牡丹技贸公司等。通过花整为零,各公司自己找饭吃,这样减少了集团的压力,各公司在经营上也有主动性。通过改革,集团成为投资主体,下属公司成为利润中心,经营主体。

“牡丹”还利用丰富的房地产资源,成立物业开发公司,进行房地产开发,将回收的钱用于投资生产。对过去的一些投资项目通过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清查,转让或撤资,尽可能地缩小投资范围和领域。集中精力抓好主导产品,开发新产品。如1998年新研制出的多媒体电视,样机展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。

与此同时,北京市政府也给予极大支持,去年一年注入1.3亿元的贷款,今年则给优惠政策:企业每减下一名职工,免去“牡丹”4万元的贷款利息。如“牡丹”能完成减员1000人的任务,“牡丹”今年可减息4000万元。

“牡丹”人还在积极想其他办法,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。

困难是明摆着的,但国企的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,如技术、经验、人才等等。当然,在残酷的市场面前,要振兴、要适应市场变化最关键的还得靠自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